加强教学交流,促进教师成长
——望牛墩新联小学语文科组送课多维教研活动
为促进我校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加强语文教学交流与合作,推进语文教育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2.0校本研修活动,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典型课例相结合,2021年9月28日下午新联小学陈洁贞老师送课到多维,为更好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公民办学校交流,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校研究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公民办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特举办本次活动。


(图为陈老师的精彩课堂)
一、是合理运用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大家知道,语文课程资源相当丰富,它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在教学《花钟》时,教师让学生除了从教材上获取信息之外,还有意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有关花钟和有关各种花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体验、感悟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从最有趣的段落学起,打破了顺序式的教学模式,并对文中的内容进行了取舍,突出了重点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学
二、是突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花钟》第一自然段的教学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比较、理解、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尤其让学生学习运用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方法,让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解、朗读、感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感受,教师只是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读中感悟。
三、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效的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教师们牢固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是对的,但是,教师在关键处引导、点拨和示范、讲解都是必要的。在品读第一自然段中,先让学生了解这一段的内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意境,用词的准确,进行生生之间的赏识性评价,通过句子的对比,感受多样的句子表达方式,更是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这次交流活动,时间虽短,但获益良多,促进两校教师的共同进步,也明确知道教学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学无止境,让教育信息技术2.0走进校园,提高每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技术能力,更好地打造高品质的课堂。

课后进行评课研讨

全体参会教师合影
东莞市望牛墩镇新联小学语文科组
2021年9月29日